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报道,今天下午,中纪委官方网站转发湖北纪委通报称,十堰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邱剑明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被免职。(中国网,8月9日)
私人会所,说白了就是有钱人的娱乐场所,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与身份标签。早在2014年,相关部门就印发了《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其中提到,党员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中要作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执纪,盯住党员领导干部,严肃查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及时通报曝光,形成威慑。可,事实上,私人会依然成为个别干部“英雄冢”。或许,隐蔽私密是其“欲罢不能”诱因之一。
近年来,会所歪风早已超越“舌尖”腐败,成为扳倒党员干部的腐败温床。年终岁末请客办事、经贸洽谈、招商签约、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等如是,显然“饭局必不可少,只是方式、地点、手段等更加隐蔽,私人会所便首当其冲。在吃喝玩乐同时,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也就在所难免,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就如报道中邱某曾发文《增强司法为民意识落实司法便民措施》一样,虽铿锵有力的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按照“教育、制度、监督、惩处、改革、纠风”十二字方针,通过完善“一岗双责”、廉洁自律、警示教育、监督制约、查处、源头防腐机制,把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到位。自己却“当局者迷”深陷其中。
在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中,第八十七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取得、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当然,一个显性问题由此产生,为何一些党员干部明知有规定,还会心存侥幸?是什么原因使其难以自持,变着法儿吃喝?难道真是隐蔽私密这一原因,就没有缺乏监管所致?看来,除了要加大对会所源头治理,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还得从党员干部的自身出发,抓常、抓细、抓长,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清除会所歪风,需要齐抓共管。无论私人会所怎成个别干部“英雄冢”原因何在,对于此现象,都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得亟须规范私人会所经营,杜绝会所以餐饮企业或文化企业的名义进行注册;得加强会所税收管理和发票管理,明确会所的准入门槛、经营范围、经营准则、违规处理等破除其私密性特点;得对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追究责任;得加大监督的辐射半径,充分调动更广泛、更有力的社会监督。
最后,沿用一句老话:温柔乡、英雄冢。作为领导干部当心存敬畏之心,私人会所根本不能成为腐败行径“遮羞墙”,更不能“遮风挡雨”。请铭记,领导干部的自由空间是有边界的,唯有不越“雷区”,不闯“红线”,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方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维护好自己的政治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