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贵州手机报 ·新闻排行
关键词:
贵州 黔哨 评论 旅游 文化 娱乐 体育 教育 图解 国内 视频 亲子 黔茶 经济 金融 品牌 法治 社区 名博 健康 扶贫 生态 电商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多彩贵州网多彩评论  >  评论员文集  >  徐廷辉  
 
精准扶贫,岂能止于脱贫!
2017-02-23 16:44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徐廷辉 编辑:苑瑗
贵州手机报 | 新闻客户端  | 新闻热线:96677 | 投稿

  习总书记2月21日下午在中央政治局关于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集体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据人民网,2月22日)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旨在通过精准识别对象,精准制定脱贫方案,精准施策的方式彻底改变过去扶贫项目粗放“漫灌”,“年年扶贫年年贫”的不良循环,力争到2020年。

  确保贫困人口到如期脱贫,贫困县如期“摘帽”。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多达8200余万,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奋斗,全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尽管距离2020年的脱贫最后期限还有3年时间,由于前期一些易脱贫的贫困人口已悉数实现脱贫,剩下的都是一些脱贫“困难户”,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打硬仗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当前的脱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脱贫工作他不是表单上贫困人口数字从大到小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个别官员用以炫耀的政绩资本,他事关群众的困难疾苦、事关党和政府庄严的承诺,对于抓好当前的脱贫工作我们不能为脱贫而脱贫,脱贫也不能止于脱贫。笔者认为我们既要注重对贫困户在脱贫需求上多下功夫,多跑腿,多想办法,更要在帮扶的持续上加以关注,不能让其陷入今年脱贫明年返贫的怪圈,在脱贫的方式上要助其自力更生、一技缠身,目标上就要注重让其走向发家致富;我们既要严肃执纪问责,对那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深入、不投入,“雁过拔毛”、贪污截留的人员严肃查处,绝不手软,更要完善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相关制度,以确保一些“急难险重”(诸如因重大病致贫)事件的发生不致于让一个家庭陷入贫困,从源头上去减少贫困。

  多彩贵州网评论频道所登载时评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相关阅读
旅游发展竟成了“脱贫神器”    2017-02-20
对扶贫“精准应付”必须“精准打击”    2017-02-13
从扶贫“小目标”看精准扶贫“大事业”    2017-02-10
精准扶贫呼唤“精准”巡查    2017-02-06
“一个不掉队”唱响精准扶贫主旋律    2017-02-03
 
 
新闻推荐
专题策划
新闻排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20010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212006001
营业执照:520115000201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